第27章 临死托付的李善德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7章 临死托付的李善德

 

李善德张了张嘴,却发不出半点声音。

他从怀里摸索了半天,最后也没摸索出什么,他买了房,口袋里己经没有钱了,他转身,踉踉跄跄地继续往前走。

他甚至不敢抬头看货郎的脸。

他怕看到别人眼中的鄙夷和嫌弃。

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瘟神。

路过一座石桥,他停下脚步,扶着冰冷的石栏,看向桥下浑浊的河水。

河水缓缓流淌,映出他那张失魂落魄的脸。

苍白,憔悴,两眼空洞,布满血丝。

这才不过一个时辰,他老了十岁。

一个念头,从心底钻了出来。

跳下去。

跳下去,一了百了。

不用再面对刘署令的嘴脸,不用再听同僚的讥笑,不用再去走那条必死的运送之路。

只要纵身一跃,所有的痛苦和绝望,都会被这冰冷的河水吞没。

他的手,紧紧抓住了栏杆,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。

身体微微前倾,他甚至能感觉到河水的寒气,带着水草的腥味,扑面而来。

可就在这时,一个稚嫩的童声,像一缕阳光,穿透了他心头的阴霾。

“阿爹!阿爹!你看,风筝!风筝飞得好高啊!”

李善德猛地回头。

不远处,一个穿着布衣的男人,正用一双粗糙的大手,稳稳地托举着自己的女儿,小女孩儿扎着两个羊角辫,指着天上那只摇摇晃晃的纸鸢,笑得咯咯作响。

那笑容,纯粹,干净,不染尘埃。

像极了他的袖儿。

他的袖儿……

李善德的心,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,痛得他窒息。

他不能死。

他要是就这么死了,袖儿怎么办?

他那才五岁,正是最天真烂漫年纪的女儿,她会没有阿爹,她会被人指指点点,说她有一个畏罪自尽的父亲!

他买那座宅子,欠下的那笔债,谁来还?

他死了,倒是解脱了。

可他把所有的痛苦和负担,都留给了袖儿。

他怎么能这么自私!

李善德猛地缩回手,是被栏杆烫到了一样,连连后退了几步,一屁股跌坐在地上。

他抱着头,肩膀剧烈地耸动着。

他没有哭出声,却比任何嚎啕大哭都要悲恸。

他不能死,但他又必须死。

这真是一个天底下最残酷的悖论。

他在桥边坐了很久,久到太阳西斜,金色的余晖洒满了长安城,给这座古老的城市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。

可李善德感觉不到丝毫暖意。

他只觉得,那晚霞,像血。

他慢慢地站起身,拍了拍身上的尘土,脸上的表情己经从绝望的崩溃,变成了一种死寂的平静。

就像暴风雨过后,满目疮痍的大地。

他想通了。

不,或许不是想通了,而是认命了。

这差事,他办不成。

这一点,他比谁都清楚。

既然横竖都是一死,那不如死得干脆一点,死得有尊严一点。

他不会去岭南!

他不会像个傻子一样,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最后落得个客死异乡的下场。

他要去找广平王。

他要亲自去见那位下达命令的王爷。

他要跪在广平王面前,告诉他,他李善德,才疏学浅,无能至极,办不了这件差事。

他愿意领罪,无论是砍头,还是绞死,他都认了。

他只求,王爷能看在他主动领死的份上,不要迁怒他的家人。

这是他唯一能为女儿做的最后一件事了。

一个卑微的、小小的、第九品从仕郎,用自己的性命,去换取家人的苟安。

这笔买卖,似乎也不算太亏。

想到这里,李善德的心里,竟然涌起了诡异的轻松感。

当一个人连死都不怕了,这世上,似乎也就没什么能让他再感到恐惧的了。

他重新迈开脚步,朝着家的方向走去。

这一次,他的步子不再踉跄,虽然依旧沉重,却多了一分决绝。

穿过熟悉的街巷,邻里们热情地跟他打着招呼。

“李主事回来啦!”

“哟,李主事,今天下值够早的啊!”

李善德扯动嘴角,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,算是回应。

他看着那些熟悉的笑脸,心里却在想,过不了几天,他们就会用同情、怜悯,甚至是幸灾乐祸的眼神,看着自己的女儿了。

很快,他走到了自家门口。

那是一座小小的院落,是他倾尽所有积蓄,又跟亲戚朋友借了一大笔钱才买下来的。

门前的两棵桂树,是他亲手栽下的,如今己经郁郁葱葱。

他曾幻想过,等自己老了,就搬个躺椅,在这树荫下,看着孙子孙女们嬉戏打闹。

多么美好的画面啊。

可惜,他看不到了。

他伸出手,想要推开那扇熟悉的木门。

手抬到一半,却又僵在了半空中。

他该怎么跟袖儿说?

说他马上就要死了?

说他因为一时的贪念,毁了这个家?

他该怎么面对女儿那双清澈无邪的眼睛?

他怕。

他怕看到袖儿崩溃的泪水。

他怕看到袖儿惊恐的眼神。

这一刻的恐惧,甚至超过了对死亡本身的恐惧。

他深吸一口气,那口气却堵在胸口,上不来,下不去,憋得他脸都涨红了。

对了,还有一件事。

袖儿。

他必须把袖儿托付出去。

必须找个能依靠的人。

他的脑海里,浮现出一个人的身影——郑平安。

他的小舅子。

虽然平日里有些游手好闲,但终究是郑氏的亲弟弟,出身荥阳郑氏旁支,在长安城里也算有些门路。

把袖儿托付给他,应该是最稳妥的选择了。

对,就这么办。

先回家,然后就去找郑平安交代后事。

把一切都安排好,然后,他就去广平王府……

领死。

李善德闭上眼睛,再睁开时,眼中的犹豫和恐惧己经被一种赴死般的平静所取代。

他抬起手,用尽全身的力气,轻轻地,推开了自家的院门。

与李善德那座挤在寻常巷陌里,充满了烟火气与拮据感的小院截然不同。

郑平安的府邸坐落在长安城相对热闹的坊区,更加繁华。

府邸不大,却也五脏俱全。

前院的影壁上刻着“清白传家”西个大字,只是那朱红的漆色经过风吹日晒,早己斑驳脱落,露出底下青灰的石色,显得有些滑稽,又有些落寞。

这宅子是他父亲死后,他被逐出荥阳郑氏主家后,用尽最后一点颜面和家财置办的。

父亲的死,至今是个迷,也是郑平安最不愿意承认的事情。

父亲,也自称荥阳郑氏。

郑平安懂。

那声叹息里,藏着的是对“荥阳”二字的无尽眷恋,是对“五姓七望”那无上荣光的无限渴求。


    (http://www.topss1.com/book/acd0df-27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topss1.com
顶点小说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