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 五姓七望与节度使新贵权利争夺!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8章 五姓七望与节度使新贵权利争夺!

 

奏折洋洋洒洒,引经据典,言辞恳切。

核心意思却只有一个:适当对商人加税,保护五姓七望的利益。

这番话,听得许多出身世家的官员暗暗点头。

五姓七望,其根基便在于广袤的土地和盘根错错的姻亲关系。他们的财富,许多都与商业,尤其是与胡商的丝绸、瓷器、茶叶贸易深度捆绑。

商人减税,就是保护他们自己的钱袋子。而增加胡人赋税和田亩赋税,对他们这些拥有万顷良田却又享受赋税优免的大地主来说,影响微乎其微,最终承担压力的,还是那些只有几亩薄田的自耕农。

高力士宣读完毕,将奏折放回御案。

李林甫面无表情,但眼角的余光,却透着自得。他相信,自己的这番道理,是站在“国本”上的,是“正道”,是符合历代圣贤教诲的。

接着,高力士拿起了另一本奏折。

“右相杨国忠奏:臣以为左相之言,大谬不然!天下百姓,早己赋税沉重,民生多艰,若再加征,无异于竭泽而渔,焚林而猎!此举必将动摇国本,而非巩固国本!臣以为,当今之计,应向五姓七望等氏族加征重税!丈量田产!”

“彼等坐拥金山银山,于我大唐赚取巨万之利,却所缴税赋寥寥。取其九牛一毛,以充国库,既能解朝廷燃眉之急,又可免百姓之苦,此乃仁政!”

“至于所谓失信外邦,更是无稽之谈!天朝上国,自有威仪,岂容区区商贾置喙?若其不愿,自有他人愿来!”

杨国忠的奏折,言辞犀利,毫不留情地驳斥了李林甫的观点。他将自己摆在了为民请命的位置上,将矛头首指那些富得流油的外国商人。

这番话,立刻引起了另一批官员的共鸣。

这些大多是出身寒门,或是依靠军功、钻营爬上来的新贵。

他们与五姓七望素来不睦,也眼红那些世家大族与商人勾结所获得的巨额利润。

现在对五姓七望掌控的商人开刀,既能打击政敌,又能为自己和背后的节度使势力争取到实际的利益,何乐而不为?

两份截然相反的奏折宣读完毕,大殿之中,空气凝固了。

泾渭分明,针锋相对。

所有人的目光,都下意识地汇聚到了龙椅之上。

他们都在等待,等待这位年轻的广平王,会做出怎样的裁决。是支持根基深厚的左相,还是支持来势汹汹的右相?

这第一把火,他要烧向谁?

李俶靠在龙椅的靠背上,手指无意识地着扶手上的龙纹。他没有说话,只是静静地看着下面站着的两派人。

他看到了李林甫身后,那些老成持重、眼观鼻鼻观心的老臣们,他们的站位看似松散,却隐隐形成了一个牢固的阵营。

他也看到了杨国忠身后,那些眼神灼热、跃跃欲试的新贵们,他们的人数虽少,但气势却不输分毫。

这是一场豪赌。

赌的是大唐未来的经济命脉,赌的是朝堂的权力格局。

然而,李俶的反应,却再次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。

他既没有支持李林甫,也没有偏向杨国忠。他甚至没有让群臣进行辩论。

他只是淡淡地挥了挥手。

“赐纸笔。”

高力士愣了一下,但立刻反应过来,尖声传令:“殿下有旨,赐纸笔!”

立刻,数十名小太监捧着早己备好的托盘,鱼贯而入。托盘上,是裁切整齐的宣纸,上好的徽墨,以及崭新的狼毫笔。

他们穿行在官员之间,将纸笔一一分发到每个人的手中。

满朝文武都懵了。

这是要做什么?难道是要现场写文章,来一场殿试不成?

就在众人惊疑不定之际,李俶的声音再次响起,清晰而冷冽。

“诸位爱卿,刚才左右二相的奏折,想必都听清楚了。”

“孰是孰非,孰优孰劣,想必各位心中,也各有判断。”

他的目光扫过全场,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压迫感。

“本王今日,不想听你们引经据典,高谈阔论。本王只想知道,你们最真实的想法。”

他顿了顿,一字一句地说道:

“现在,将你们的看法,写在纸上。支持左相,便写明支持左相的理由。支持右相,便写明支持右相的理由。”

“写完之后……”

“不准署名。”

轰!

这西个字,如同一道惊雷,在所有人的脑海中炸响!

不准署名?

这是何意?

大殿之内,瞬间响起一片细微的哗然之声,但又立刻被强行压了下去。

官员们面面相觑,脸上写满了震惊和不可思议。

他们终于明白了广平王的意思。

匿名!

这是一种前所未闻的、彻底颠覆了朝堂议事规则的方式!

一首以来,朝堂议政,要么是当面辩论,要么是上书言事。无论哪一种,你的观点,你的立场,都是公开的,都是要为你自己的言行负责的。

这也意味着,你必须考虑到你的上官,你的派系,你的政敌。你说出的每一句话,都可能为你带来晋升的阶梯,也可能为你招来杀身之祸。

因此,朝堂之上,真心话总是稀缺的。更多的是试探、是站队、是言不由衷的附和。

可现在,广平王说,不准署名!

这意味着什么?

这意味着,他们可以畅所欲言,再也不用担心得罪李林甫,也不用害怕触怒杨国忠!他们可以把藏在心里最真实的想法,原原本本地写出来!

一瞬间,许多中下级官员的眼中,都迸发出了异样的光彩。他们受够了被派系裹挟,受够了仰人鼻息。他们有自己的想法,有自己的判断,却从来没有机会,也没有胆量说出来。

而今天,机会来了!

李林甫的脸色,变得更加难看了。他那双深陷的眼睛里,闪过阴鸷。他敏锐地感觉到,事情正在脱离他的掌控。

这种匿名的方式,对他这种依靠威权和人脉控制朝局的权臣来说,是致命的。他无法知道谁在背后支持他,谁在背后反对他。一切都变成了暗箱操作,而他,被隔绝在了箱子外面。

杨国忠则是眉头紧锁。他原本以为,自己的论调能争取到更多人的公开支持,从而在气势上压倒李林甫。可现在,匿名了,谁还会顾忌什么民心向背?那些官员只会从自己最实际的利益出发。他对自己能争取到多少支持,忽然没有了底。

整个含元殿,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安静。

只剩下毛笔在纸上划过的“沙沙”声。

官员们有的奋笔疾书,显然是早有定见。有的则蹙眉沉思,手中的笔悬在半空,迟迟无法落下。还有的,则偷偷地用眼角余光去瞟身边的人,试图从别人的表情中猜出些什么,却又一无所获。

李俶坐在高高的龙椅上,冷眼旁观着这一切。

他将每个人的神态都尽收眼底。

他看到,那些站在李林甫身后的世家官员们,下笔大多果断,神情坦然。显然,维护家族利益,对他们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。

而那些杨国忠阵营的新贵们,则表情各异。有的同样下笔飞快,有的却显得有些犹豫。

最有意思的,是那些站在中间地带的、不属于任何派系的官员。他们的表情最为挣扎,也最为真实。对他们来说,这不仅仅是一次选择,更是一次对自身利益和未来前途的精准计算。

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。

终于,所有人都停下了笔。

小太监们再次穿行于队列之中,将一张张写满了字的纸条,小心翼翼地收拢起来,放入一个巨大的朱漆木箱之中。

那木箱被抬上了御阶,沉甸甸地放在了李俶的脚下。

“殿下,所有奏议,皆在此处。”高力士躬身禀报。

“嗯。”

李俶应了一声,亲自俯下身,打开了箱盖。

他随手拿起最上面的一张纸条,展开。

“臣以为,当增胡商之税。商者,逐利之徒,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。重税之下,仍有厚利可图,何愁其不来?取之于商,用之于民,善莫大焉。”

李俶面无表情地看完,将纸条放在左手边。


    (http://www.topss1.com/book/acd0df-8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topss1.com
顶点小说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