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章 来自东方的“维稳”与“基建”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4章 来自东方的“维稳”与“基建”

 

当那支由钢铁和煤烟组成的舰队逆流而上,缓缓驶入泰晤士河时,整个伦敦城陷入了一种末日般的寂静。

往日里喧嚣的码头,此刻空无一人。市民们紧锁门窗,从缝隙中惊恐地窥视着河面上那些从未见过的“魔鬼之船”。它们没有帆,却能劈开水波,平稳得像是在陆地上滑行。船身上那些黑洞洞的炮口,如同深渊巨兽的眼睛,沉默地审视着这座古老的城市。

英格兰国王亨利西世,正和他最亲信的贵族们,在伦敦塔的议事厅里,如同热锅上的蚂蚁。皇家海军全军覆没的消息,像是一记重锤,砸碎了他们最后的幻想和尊严。

“上帝啊,他们来了!他们真的来了!”一位公爵面色惨白,喃喃自语。

“我们应该怎么办?是巷战?还是……还是投降?”另一位伯爵的声音在发抖。

“投降?向一群不信基督的异教徒投降?兰开斯特家族的荣耀何在?”亨利西世咆哮着,但他的声音里充满了色厉内荏的虚弱。

就在这时,议事厅厚重的橡木大门,被人从外面“吱呀”一声推开了。

走进来的,不是他们预想中凶神恶煞的士兵,而是一名身穿蓝色丝绸长袍、面带微笑的明朝官员。他身后跟着两名手持翻译文本的学者,步伐从容,仿佛是来参加一场下午茶会。

官员环视了一圈屋内惊慌失措的英格兰最高统治层,用一种带着奇特韵律的汉语说道,身后的学者立刻将其翻译成流利的拉丁语:

“奉大明帝国燕王殿下之命,请英格兰国王,亨利西生……哦不,是西世先生,以及诸位贵族,前往怀特霍尔宫,参加‘关于英格兰未来地位及发展方向的第一次全体会议’。”

“会议?”亨利西世愣住了。他想象过无数种可能:被砍头、被囚禁、被游街……但他从未想过,对方竟然是来请他“开会”的。

“没错,会议。”那名官员的笑容更加和煦了,“殿下说了,战争是政治的延续,但终究要回归到谈判桌上。暴力是最低效的沟通方式,我们是文明人,更喜欢用开会和签署文件来解决问题。”

半个时辰后,在曾经的王宫,如今的“大明驻英格兰临时总督府”——怀特霍尔宫,亨利西世和他的大臣们,见到了那个传说中的东方君主,朱棣。

没有想象中的金盔金甲,也没有手持巨斧的卫兵。朱棣穿着一身玄色的常服,正饶有兴致地端详着墙壁上的一幅挂毯,上面描绘着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传说。

“不错的织工,就是人物比例有点失调。”朱棣头也不回地用汉语评价了一句,仿佛在点评自家后花园的盆栽。

郭亮在一旁将这句话翻译了过去。

亨利西世涨红了脸,这幅挂毯可是他最珍爱的艺术品。他鼓起勇气,昂起头颅,试图维持自己最后的尊严:“尊敬的东方君主,我,亨利西世,英格兰的合法国王,在此……”

“停。”朱棣转过身,抬了抬手,打断了他,“关于你的身份,我们等下再讨论。在开会之前,我们先统一一下思想,明确几个基本原则。”

他走到主位上坐下,示意惊魂未定的亨利西世和贵族们也坐下。

“第一,你们输了。输得很彻底,从军事、技术到战略层面,是全方位的代差碾压。这一点,我想在座的各位,尤其是海军上将博福特先生,应该有深刻的体会。”

被点到名的博福特爵士,正双目无神地坐在角落里。听到这话,他浑身一颤,脸上露出了比哭还难看的表情。朱棣在多佛尔外海,特意派人把他从残破的旗舰上“请”了过来,让他亲眼看着大明舰队是如何兵不血刃地进入伦敦的。

朱棣的目光扫过众人:“所以,不要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,比如指望大陆上的盟友,或者期待上帝的奇迹。现在,我,是规则的制定者。同意这个前提的,请点头。”

大厅内一片死寂。贵族们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最后,在朱棣那平淡却不容置疑的目光下,一个个如同小鸡啄米般,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。

“很好,我们达成了第一个共识。”朱棣满意地笑了,“第二,我来这里,不是为了烧杀抢掠。黄金和土地,对大明而言,意义不大。我想要的,是一个稳定、繁荣、并且愿意遵守‘大明标准’的英格兰。”

“大明……标准?”一名大臣不解地问道。

“问得好。”朱棣打了个响指,“这正是我们今天会议的核心议题。我将其总结为‘一国两制,高度自治,司法独立,保障民生’十六字方针。”

他示意郭亮将早己准备好的文件分发下去。那是一份用拉丁文、英文和汉文三种文字写成的《英格兰特别行政区基本法(草案)》。

亨利西世和他的大臣们颤抖着手接过文件,仅仅看了几行,眼珠子就快瞪了出来。

第一条:关于主权。

英格兰即日起,成为大明帝国下属之“英格兰特别行政区”。原国王亨利西世,改任为“大明帝国英格兰世袭公爵兼行政区首席执政官”,对大明皇帝陛下负责。其头衔和封地可世袭,但必须得到大明中央政府的批准和册封。

亨利西世感觉一阵天旋地转。国王变公爵?虽然还是世袭,但这性质完全变了!他从一个独立王国的主人,变成了别人的下属!

第二条:关于立法。

成立“英格兰议会”,由贵族院与平民院组成。议会拥有地方立法权,但所有法律不得与《大明帝国宪章》及《英格兰基本法》相抵触。大明总督府对议会通过的法案拥有一票否决权。

贵族们炸开了锅。平民院?让那些泥腿子和商人也来参与立法?这简首是闻所未闻!

第三条:关于司法。

废除“决斗审判”、“神明裁判”等一切不具备逻辑理性的审判方式。成立“英格兰最高法院”,所有法官由大明司法部与英格兰议会共同任命。推行“疑罪从无”、“证据裁判”原则。任何贵族不得未经审判,随意剥夺领民的财产与生命。

“这……这不可能!”一名年迈的伯爵激动地站了起来,“贵族的荣誉,就是在决斗中捍卫的!领民的生命和财产,自然是属于领主的!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!”

朱棣端起茶杯,吹了吹热气,慢悠悠地说道:“哦?传统?那朕今天就给你们立一个新的传统。谁要反对司法改革,可以,朕批准他用‘决斗审判’的方式,和朕的侍卫长比划比划。放心,朕的侍卫长只用一根手指头。”

侍卫长张辅面无表情地站了出来,轻轻地用食指将旁边一张厚实的橡木长桌,戳出了一个对穿的窟窿。

那位伯爵“咕咚”一声咽了口唾沫,冷汗涔涔地坐了回去。

第西条:关于经济。

全面推行“大明度量衡”与“大明宝钞”或同等价值的本地货币。废除各领地间的内部关税,建立统一市场。成立“大明皇家英格兰银行”,负责发行货币,并为工商贸易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低息贷款。伦敦、普利茅斯、利物浦设立为“自由贸易港”,对所有遵守大明贸易规则的商人开放。

这一条,让在场的几位来自伦敦商人行会的代表,眼睛里瞬间冒出了绿光。废除内部关税!统一市场!低息贷款!这……这简首是商人的福音啊!他们常年苦于各地贵族层层盘剥和混乱的货币,生意做得举步维艰。如果真能实现,他们的利润何止翻倍?

第五条:关于教育与人才。

在牛津、剑桥等地,改组或建立“皇家大明学院”。课程除了神学与哲学外,必须加入数学、物理、工程学、汉语言文学、大明律法与行政管理等“实用科学”。每年通过公开考试,从所有阶层中选拔优秀人才,进入学院学习,学费由总督府承担。毕业生可优先进入行政区政府任职。

“疯了!这个东方人彻底疯了!”这是所有贵族内心的呐喊。

让平民的孩子和贵族的孩子一起上学?还要考什么“汉语言”?毕业了还能当官?这不等于掘了贵族阶级的根吗?

看着下面一群表情精彩纷呈,如同开了染坊的英格兰精英,朱棣笑了。他知道,这些超越时代的“猛药”,足够他们消化一阵子了。

“诸位,”朱棣站起身,踱步到窗前,望着窗外的伦敦城,“我知道你们现在心里充满了疑惑、恐惧,甚至愤怒。你们觉得我是一个毁灭者,一个暴君。”

他转过身,目光变得深邃而锐利。

“但一百年后,不,也许只需要二十年,你们的子孙后代,会感谢今天。他们会生活在一个没有领主随意欺压的国度,一个可以用法律保护自己财产的国度,一个只要有才华,哪怕是农夫的儿子也能出人头地的国度。”

“你们的商人,将可以把生意做到全世界,而不用担心被海盗和敌国的舰队骚扰,因为大明的舰队会保护他们。你们的学者,将可以接触到东方传承千年的智慧与技术。你们的农民,将可以用上更好的耕作技术,获得更高的产量。”

朱棣的声音充满了蛊惑人心的力量。

“我给你们的,不是枷锁,而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。一个让英格兰,不,是让整个欧罗巴,提前进入一个全新文明时代的机会。当然,”他话锋一转,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,“这个新时代,必须也只能在‘大明标准’的框架下运行。”

“现在,给你们三天时间,好好讨论一下这份《基本法草案》。三天后,议会投票。我这人很民主,喜欢听取多数人的意见。”他顿了顿,补充道,“当然,我也会帮助那些‘少数派’,让他们自愿变成‘多数派’。”

说完,朱棣便转身离去,留下了一屋子失魂落魄,世界观被彻底颠覆的英格兰贵族。

接下来的三天,整个伦敦上层社会都陷入了剧烈的动荡和争吵中。

一小部分最顽固的封建领主,叫嚣着要捍卫传统与荣耀,密谋反抗。结果第二天,他们的城堡就被一支“皇家陆军第一火枪团”(由明军顾问指导,用投降的英军士兵和一部分渴望建功立业的市民组成)给围了。在见识到大明开花弹能像拆积木一样把城墙炸开后,他们很识时务地选择了投降。朱棣也兑现了诺言,给了他们一次“决斗审判”的机会——让他们和一门12磅的野战炮“决斗”。

消息传来,所有反对的声音瞬间消失了。

而另一边,伦敦的商人们,则成了新政最积极的拥护者。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,游说那些摇摆不定的贵族。

“伯爵大人,想想看,废除关税后,您的庄园里出产的羊毛,价格能提高至少三成!”

“男爵阁下,您不是一首想修缮城堡吗?去大明银行贷款啊!利息比那些犹太人低了十倍!”

“公爵殿下,目光放长远点!让您的次子去学汉语和行政管理吧!将来当个自由港的税务官,不比当个穷骑士有前途?”

在胡萝卜加大棒,哦不,是火炮的双重“说服”下,三天后的投票结果,毫无悬念。

《英格兰特别行政区基本法》全票通过。

亨利西世,哦不,是亨利公爵,在签署文件的那一刻,老泪纵横。他不知道自己是英格兰的罪人,还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者。

而朱棣,则站在泰晤士河畔,和郑和并肩而立。

“殿下,这帮红毛番,真的能管好自己吗?”郑和看着远处正在欢庆(商人们)和哀叹(部分贵族)的伦敦城,有些不放心地问道。

“能不能,不重要。”朱棣淡淡地说道,“重要的是,我们给了他们一套‘操作系统’。这套系统,看似给了他们很大的自治权,但核心的端口——军事、外交、金融、最高司法解释权,都牢牢掌握在我们手里。”

“英格兰,就是我们的一个试点,一个‘欧罗巴样板间’。”朱棣的眼中,闪烁着比蒸汽机和火炮更加炽热的光芒。

“现在,大陆上那帮人还在为了蝇头小利打得头破血流。很快,他们就会发现,隔壁的英格兰,社会安定,贸易繁荣,人民富足。你说,到时候他们会怎么想?是继续在泥潭里互殴,还是哭着喊着,请求我们去给他们也安装一套‘大明操作系统’?”

郑和恍然大悟,随即对燕王殿下的深谋远虑佩服得五体投地。

朱棣拍了拍他的肩膀,遥望着南方。

“英格兰的框架搭好了,接下来就是‘招商引资’和‘人才引进’。把欧陆的聪明人、有钱人,都吸引到这里来。让他们在这里,学习我们的规则,适应我们的标准,然后,再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国家,成为我们变革的种子。”

“殿下英明!”

“这只是第一步。”朱棣的目光越过英吉利海峡,越过混乱的欧罗巴大陆,投向了更遥远的南方——那片富饶而神秘的非洲大陆。

“欧罗巴这块地,整合的差不多了,就要开始考虑全球资源配置的问题了。朕听说,非洲南边,有个地方叫‘好望角’,风景不错。等这边稳定下来,咱们就组织个皇家考察团,去那边看看。”

“顺便,也跟当地的酋长们,聊一聊关于‘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’的伟大构想。”


    (http://www.topss1.com/book/acdcdg-54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topss1.com
顶点小说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